養(yǎng)生高手在哪里?全能“養(yǎng)生桶”竟然不如天然小食材!
近日,一款“全息能量養(yǎng)生桶”,在營銷高潮中壽終正寢了。
?
“養(yǎng)生桶”到底有多神奇?
?
“自從爸媽收到一個叔叔送來的所謂‘養(yǎng)生桶’,我就開啟了每天被迫養(yǎng)生烤腿的生活,仿佛這個桶是‘萬能通’,包治百病,爸媽深信不疑,天天監(jiān)督我,不烤就跟你急眼!”這是一位叫Annnnnany的網友在8個月前發(fā)布于微博吐槽。
?
這款4980元的“養(yǎng)生桶”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功效,可以治療36種人群的45種疾病呢?正如上面這位網友的吐槽,“烤腿”、“暖腳”、“加熱”,也就是說它是一款升級版的“泡腳桶”,最大的功能是給足底做活血疏通。
?
全能“養(yǎng)生桶”的問題在哪里?
?
無論其功能是“熱腳”還是“烤腿”,只要產品本身安全,即便是個“暖腿寶寶”,本身也是有養(yǎng)生功能的,真正的問題不在產品,而是營銷方式,利用傳銷、類傳銷的方式來售賣產品,就變成了“強制攤派”。
?
“寒從腳底起”,冬季為腳底加熱、疏通經絡,無可厚非,但若是夸大產品功效和賣點,“全能”就成了無能,賣點反而成了痛點本身。無限制夸大,就成了欺騙。原本還有點兒暖腿功效的寶寶,也成了令人心寒的鐐銬。
?
全能“養(yǎng)生桶”將會有哪些變種形態(tài)?
?
2017年宋小寶的小品《洗腳盆》,就是今天“養(yǎng)生桶”的前生,諷刺了養(yǎng)生保健產品對老年人的各種營銷陷阱。
?
將近5000元的“養(yǎng)生桶”,還捆綁了另外兩款產品,果汁與富氫杯。所有這些營銷方式,都不具有任何創(chuàng)新,只是一個種產品組合而已。由于產品只是夸大,所以280萬元的罰款,就似乎更加像是一次負面廣告。
?
從“洗腳盆”到“養(yǎng)生桶”,本質上沒有任何變化,可以預見的是,將來還會有類似的產品、類似的宣傳方式。
?
如何改變層出不窮的“養(yǎng)生桶”現(xiàn)象?
?
因為有單純、好奇的消費群體,所以單靠消費市場的處罰是無法解決這種局面的。
?
“姥姥有個養(yǎng)生桶,天天烤烤,能解百病。果果(孩子)也烤烤,等烤完了,我看到有一片紅紅的,問他怎么回事?果果答曰,糊了!”
?
糊了,是這位果果小朋友的直覺,但是,不可否認的是,“養(yǎng)生桶”充當了一個奇怪的角色,在某種程度上,它成了老年養(yǎng)生群體和小朋友群體的“情趣玩偶”,老年人想趕時髦、小朋友搭順風車開眼當玩具。
?
最慘的是,推銷員們奪走了老人身邊的兒女,讓“養(yǎng)生桶”成了老人身邊的仆人,情感寄托的中間人,玩偶歸玩偶,健康養(yǎng)生,最終還得靠食材。
?
養(yǎng)生高手天然小食材,都有什么能耐?
?
南瓜,潤肺化痰、益氣通便,熬粥時加上幾塊南瓜。
芝麻,補五內、長肌肉,炒熟后碾碎吃,或者加入牛奶豆?jié){一起喝。
銀耳,生津潤肺、美顏潤膚,撕成小塊、用溫水泡發(fā),先大火煮開再小火慢煮。
枸杞,補腎益精、養(yǎng)肝明目,洗干凈、睡前嚼服,或者保溫杯里泡著喝。
蓮藕,健脾止瀉、開胃健中,選擇中間比較短粗的部分煮湯、炒菜。
白蘿卜,消食化積、化痰解熱,煮粥、煲湯或搭配肉類炒菜吃。
薏米,消除水腫、健脾益胃,先浸泡三小時,在放入鍋中煮開后小火熬一小時左右。
山茶油,煙點高、油煙低,單項不飽和脂肪酸居油類之首,護膚、瘦身一族的佳品。
五常大米,降低膽固醇、減少高血壓發(fā)病幾率,油光透亮、軟糯回甘,日常煮食。
黑蒜,云南紫皮黑蒜,可煲湯、炒菜、零食,氨基酸含量比普通白蒜高1.5倍。
……
“沒有好食材,哪有好健康”,關注潤則生,了解更多健康小食材!